“文明互鉴系列讲座”(113):郑会欣教授专题讲座纪要

发布者:中外文明交叉科学发布时间:2024-06-02动态浏览次数:10


 2024527-28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郑会欣教授应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校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南开史学》编辑部的邀请,为历史学院师生作“历史人物的记忆与叙述”、“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与通货膨胀”两场专题讲座。历史学院教授江沛、贺江枫、张岩、马思宇等老师以及硕博研究生50余人参加。

第一场讲座主题为“历史人物的记忆与叙述”,由历史学院贺江枫教授主持。郑老师首先由形成历史事件的潜在因素“人”谈起,论及阅读一部优秀的人物传记,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历史的重要作用,并对古代、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的特点及其分类进行详细介绍。其次,讲座中郑老师还结合个人撰写香港“船王”董浩云传记的体会,探讨了为何要写?如何撰写?以及写作中要注意的原则等问题。郑老师认为,撰写历史人物传记不是撰写纪实文学,更不是历史小说,不应虚构,凭空想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真实与客观。应尽可能地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避免无限拔高、为贤者讳的倾向,也不要求全责备;应尽可能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去分析,不要带有个人感情。具体写作中,还应熟悉传主的经历,阅读传主保存的资料,广泛收集资料。所有的事件、数字及人物交往均有史可依,并按学术规范,提供相应的注释和说明。要做到用传主自己的语言来记录他的行动。

随后,郑教授还分享了对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进行口述史的经验。包括其与饶公的交往、访问的计划与进展等。采访以问学、聊天的形式进行,内容以饶公的学术生涯为线索,特别注意对饶公的治学特点、学术交往、学术贡献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郑老师认为记忆也是历史,更是第一手史料,根据个人记忆而保留下来的口述资料弥足形贵。讲座最后,郑老师谈到自述《陌上草青:一个历史学者的自述》,分享了其人生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撰写回忆的原因、以及写作时遵循的原则。郑老师提醒我们,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应该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出来,还应将父辈、祖辈这代人的经历写下来,作为历史的记录。在写作中,要做到不虚构,不夸张,不掩饰,唯求真实;将个人与国家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力争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场景。如胡适所言“赤祼祼地呈现自己”,“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第二场讲座主题为“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与通货膨胀”,由历史学院江沛教授主持。讲座伊始,郑老师先由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局势谈起,并介绍了战前金融业的类型与特点、金融统制的初步形成、银行法规的颁布与完善等情况。在谈论到币制改革的具体问题时,不仅追溯了清末民国紊乱无章的中国币制,还分析了美国的购银政策、经济危机对中国币制改革的影响。郑老师认为,在国内,币制改革的建议早已有之,美国推行的购银政策迫使国民政府加紧实施改革。郑老师还从更深层次解读了法币为何能在全国顺利实施、币制改革与国际关系、海峡两岸对战前币制改革的评价等问题。他认为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政府尚能遵循经济规律,争取国际与国内财团的支持,制定相应的财政金融政策,致力推动币制改革,以致于在困难状况下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并于1936年达到一个高峰,成为衡量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为后来坚持抗战奠定了基础。

郑老师还探讨了战时的财政金融政策。由于战时税源枯竭,收入骤减,财政收支失衡,赤字日益增大。加之战局不稳,人心惶惶,资金外流。国民政府财政应变措施也由平时经济体制,向战时统制经济体制转变。体现在金融政策方面,主要有管理外汇,收兑金银;健全和强化战时金融组织,集中发行货币,强化中央银行的权力等。但其后法币的发行完全没有控制,反造成通货膨胀日益严重,抗战八年货币的发行量已增加了接近400倍。

紧接着,郑老师分析了抗战胜利后的形势以及通货膨胀问题。由于内战重启,支出浩繁,赤字上升,财政危机日益加剧。政府为挽救危机,维持庞大的军费支出,于1948819日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但结果并未缓和财政危机,反而加速了金融危机的到来与国民政府的覆灭。郑老师提出,发行金圆券的结果,实际上是用一种更大的恶性膨胀去代替前面的膨胀,本质上与贬值的法币并无二致,甚至更加恶劣。同时,采用行政命令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来限制物价的上涨,是完全违背货币经济法则的,因此改革只能以失败告终。

讲座结束后,郑老师又分别与在座师生,围绕国民政府时期的废两改元、币制改革的延续性、制度设计与决策的自主性、普通民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对金融危机及通货膨胀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讲座及交流环节,均予人较大启发,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供稿,曹梦真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