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 | 第三届战时沦陷区史研究工作坊成功举办

发布者:中外文明交叉科学发布时间:2023-12-14动态浏览次数:491

2023128-10日,第三届战时沦陷区史研究工作坊在天津召开。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民国史研究中心、《南开史学》编辑部及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联合主办。来自30余所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40余位学者与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与会学者展开了充分地学术交流。

开幕式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金铮主持。苏州城市学院特聘教授高士华、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周东华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江沛先后致辞。三位专家充分肯定了沦陷区对于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重要意义,鼓励青年学者拓宽研究视野,利用多方资料,借鉴中西研究成果,持续推进沦陷区史的研究。

第一场研讨主题为沦陷区的粮食与产业,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徐畅主持。与会学者分别围绕北平粮商、日军军粮生产、华东煤矿公司、伪华中铁道公司、伪华北造林会及新四军的医疗物资运输等研究对象展开探讨。

第二场研讨主题是敌后军事对抗,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金铮主持。与会学者围绕该主题,从中共在冀中的地道战术、新四军羊山头战役、国民党官员吴浦云沦陷前后的应变、江苏丰县民间武装的抗战、伪军郝鹏举的时局因应以及日军对百团大战的观察因应及暴行等课题深入探讨。

第三场研讨的主题为国际视野下的沦陷区,由苏州城市学院特聘教授高士华主持。与会代表主要探讨了伪满洲国“执政”溥仪访日、美国国家档案馆藏伪满洲国新闻宣传片、日伪塑造的反英运动、美国医疗传教士的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及新中国成立后沦陷区研究综述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场研讨的主题为选择与生存,由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周东华主持。与会学者就沦陷时期山东与北平不同阶层民众的心态与选择、广州沦陷前后商会的应对、上海市党部在沦陷前后的组织与斗争、日华学会对关内沦陷区留日学生的接收等方面展开探讨。

第五场研讨的主题为通敌与暴行,由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同乐主持。与会学者主要探讨了中共晋冀鲁豫边区的战时法治、“清乡运动”中绅商的处境、抗战前后法学界对汉奸罪等罪行的定义、日军建立的“无住禁作地带”及日军兽疫部队的野外实验与细菌战实战等议题。

第六场研讨的主题为日常与文化,由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宋志勇主持。与会学者围绕沦陷时期的北京公园、天津的西餐消费、汪伪政府播放的奴化歌曲、南通学院的生存与搬迁以及伪青岛市“国术”运动等进行报告。

第六场结束后,本届工作坊的学术研讨进入尾声。工作坊闭幕式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江沛教授主持。江沛教授向与会各位专家表示感谢,认为青年学者广泛参与证明沦陷区史研究大有可为,他提出在坚持民族国家立场的同时,也应从民众立场出发,深刻理解沦陷区在抗战时期的时空价值,理解沦陷区对于牵制日军进而对中国战场乃至于“二战”远东战场的重要战略价值,也应该深切理解强权生存的民众所付出的惨重代价,从根本上反思战争之恶。他同时希望沦陷区史工作坊能够继续开办,推进沦陷区史研究更加深入,为丰富和深化中国抗战史估出积极的贡献。

会议特邀高士华、张同乐、徐畅、周东华、宋志勇、李金铮、江沛、贺江枫教授全程参与了各场研讨的评议环节,对代表的报告提出了一些极具启发意义的观点和有针对性的点评。本届沦陷区史研究工作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朱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