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 | “再探近世中国”两岸师生座谈会

发布者:中外文明交叉科学发布时间:2023-08-29动态浏览次数:133

再探近世中国”两岸师生座谈会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与中国台湾“中央”大学联合主办,于822日于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历史学院召开。

822日上午场:

开幕式:

822日上午8时半,“再探近世中国”两岸师生座谈会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127室开幕。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江沛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文隆副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张岩副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彭贺超副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兼文学院学士班主任蒋竹山副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皮国立所长、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陈家豪助理教授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王文隆副教授主持,余新忠院长、皮国立所长致辞。

在开幕式上,余新忠院长首先对台湾“中央”大学的师生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同时也感谢交叉中心对本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王文隆副教授对此次座谈会的着力推进。余新忠院长表示,此次两岸师生座谈会具有特殊意义,过去三年面对面的两岸学术交流基本中断,台湾“中央”大学师生是疫情逐渐恢复正常后第一批来到南开交流的中国台湾学术团体。开放交流、多元互动是推进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南开史学建系百年之际,两岸师生座谈会也为南开史学的百年庆典增色。最后,余新忠院长对台湾“中央”大学师生代表团来访再次表示欢迎,预祝此次座谈会圆满成功,祝福大家在天津过得快乐,有所收获!

接下来是皮国立所长致辞。皮所长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余新忠教授和江沛教授对此次座谈会的大力支持,以及王文隆副教授对座谈会的积极筹划都表示衷心的感谢。皮所长回顾了2006年初次来南开访学的经历,并表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拓宽视野和拓展人脉的好时机。两岸的同学们互相自由交往,日后都会成为彼此在学界上的重要帮助。

致辞结束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和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皮国立所长分别代表两院/所互赠礼物。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到历史学院院楼前合影留念。

主题讲座:

合影留念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再探近世中国”两岸师生座谈会的两场主题讲座在历史学院127室召开,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文隆副教授主持,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蒋竹山副教授和皮国立所长主讲。

蒋竹山副教授的讲题为“行旅者的世界史:当代全球史新趋势”。

蒋竹山副教授首先回顾了历史学研究由社会史转向新文化史,再至超越历史学以民族国家作为研究范畴的全球史的学术趋势,介绍了一批优秀的学术代表作,并向大家推荐康拉德(Sebastian Conrad)所著《全球史的再思考》(What Is Global History ?)一书。接下来蒋竹山副教授概括了全球史的发展趋势及其研究特色,表明在众多的历史研究领域中,如社会史、微观史、性别史、经济史、物质文化史和环境史等均可加入全球史视野。

其后,蒋竹山副教授从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出发,以明清檀木家具的全球史为例,向大家讲述了如何在既有的民族国家研究框架中做跨国联结,并表示在史学研究中加入全球史的视角,能够帮助历史学者在搜寻资料和丰富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做出一些调整。

再者,全球化进程推动了对国家的新理解,继而带来关于美国与世界关系的新看法。以美国史研究为例,蒋竹山副教授介绍了在全球史研究视角的影响下,美国史研究发生了由“标榜例外主义”至将美国历史置于更广阔的跨国背景中,注重大西洋史研究的转向。接着,蒋竹山副教授着重讲述了全球医疗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交换之物》(Matters of Exchange: Commer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作者柯浩德(Harold J. Cook)跳脱既有的欧洲中心论,将大航海时代的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医疗史整合在统一的框架内,并关注到医学知识与药物流通、商业之间的关系,为读者展示了欧洲的科学思想如何被建构出来。

最后,蒋竹山副教授再次总结了历史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并鼓励大家关注自己的研究兴趣,拓宽视野。

王文隆副教授对蒋竹山副教授的主讲内容作了大致总结后,由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的皮国立所长进行讲座,题目是“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国的历史”。

皮国立所长首先从过去三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切入,回溯到一百年前席卷世界的流感疫情。在为大家介绍了有关疫病史的学术专著后,皮所长梳理了自己对流感疫情方面的研究兴趣及调查经验。

其后,皮所长介绍了1918-1919年全球大流感在世界各地的死亡人数统计,并说明自己的研究动机:关于“中国疾病”(西病源于中国说)的世纪谜底是正确的吗?中国当时死了多少人?如果中国真的死了一千万人,当时陈邦贤所著《中国医学史》为什么会没有注意到?这个迷促使皮国立所长去探索“全球大流感对中国的影响”这个主题。接着,皮所长介绍了从“感冒”到“流感”这个专有名词出现的历程及当时中国各地方疫情概况。清末,流行性感冒被纳入新式传染病的谱系内,1910年的《新撰急性传染病讲义》中定义“流感”为急性传染病的一门。1914年丁福保翻译的另一本书《新万国药方》中,已有“流行性感冒”归在传染病中,并介绍各种调制处方药之配方与剂量等,也建立了流感是常见病、传染病的位置。1918-1919年的疫情在医疗资源较为充足的大城市,如上海、天津等地,死亡率较低。并且当时中国人对流感的认识是“重伤风”,对它的判断也是“从不致命”。

进而从所见材料出发,皮国立所长向大家介绍了他对全球大流感中,中国死亡人数的研究推断,得出1918-1919年有47万人左右死于西班牙大流感,而1919年中国死于霍乱加疫情的人数约为60万的结论。后一数据与1920年伍连德推测的中国死于霍乱加流感的为62万人相差不远。因为当时中国的统计数字不明确,所以皮所长用上海工部局的公布数据,以租界和华界的比例推测上海死亡人数,进而推测整个中国死于流感的人数。皮所长也对这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介绍,但是限于材料,历史学家只能用到这些数据。

最后,皮所长认为当时中国死于流感的人数远少于西方学者推测的1000万人,是得益于时人采用了中医的防疫措施,如清淡饮食、多吃植物类食品,与此同时也吸收了西方医学知识,采用了诸如消毒的方法。

两场讲座完成后,蒋竹山副教授和皮国立所长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讲座在热烈的讨论和掌声中圆满结束。

822日下午场:

82213时半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127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和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的学生们先后进行了论文报告和与谈。

上半场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张岩副教授主持,报告人均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学生。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沛珊报告了论文《清末中医学术团体的近代化探索——以天津医药研究会为例》。该文聚焦于天津医药研究会的活动内容,运用多方史料,分析了其成立与活动宗旨、成员构成和运作方式。文章试图分析中医受到西医冲击的原因及中医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得出清末中医群体的近代化探索活动,主要在于整理中国传统医学知识、聚会讨论诊疗经验、组织中医群体参与社会卫生活动的结论。

与谈人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陈师卉提问,丁国瑞于1907年创立的《竹园白话报》内容是否与陈存仁1928年创办的《康健报》一样,皆注重医疗保健的问题?在报告人展示的天津医药研究会集会人数中显示,1907年会员人数达到创会始末的巅峰,这种情况是否与1907年的办报有显著关系?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张韵琪报告的论文题目为《娜拉无知?:妻子离家出走的涉讼表达—以江津县为中心(1912-1938)》。该文以江津县为中心,聚焦于在相关涉讼表达中,如何认识底层妇女的自我能动性,并关注妻子、夫家和县官三方叙述。文章分析了妻子离家出走中的夫家“刻待”、生计“无奈”、被人“诱拐”等多重因素,并认为妇女对自身的感受既“有知”又“无知”,妇女“无知”不仅是女性自身的表达,同样是由夫家和县官默许的。相关的江津县出逃案也反映了工商业经济结构下女性对家庭的选择。

与谈人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徐嘉希认为,本文对江津县30位女性的口供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充分展现了她们的出逃原因及官府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的过程。有三个问题想请教张同学:考虑到江津县的经商环境,女性出走主要为了改善当前生活,这是否算作代表新旧社会转型交替的一个例子?“娜拉”是民国女权主义的象征之一,文章中也提到与其相关的概念和现实难题,这是否也是代表女权觉醒及其所面临限制的一个案例?另外,江津县的案例对民国初年的社会是否存在参考价值?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曹梦真报告了《身体与国家:抗战时期国民营养观的建构及表达》一文,该文从营养学研究和相关调查出发,运用多种材料,以抗战时期国民营养观为中心,探讨了日常媒介及学校在营养观相关知识建构中的角色,并对其影响儿童、女性和青年学生的形象建构做出分析。最后文章对其功能建构、营养观的话语表达进行论述,认为营养观的表达与建构之间互为关联。在民族语境下,国民营养观念的表达以及身体营养国家化的表现在战时中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强化。

与谈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许慧敏认为,本文还应该关注以下问题:从知识层面到实践层面,从社会到国家层面,有关营养学的读者群体是怎样的?这种营养知识有没有进入到下层民众中,人们的接受度如何?甲午战争以来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营养知识内容相比是否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人们对营养观的接受度有没有变化?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郭燕报告了《袭旧与更新:近代中国“摩登”概念的衍变》一文,该文运用报刊等史料,首先从“摩登”的传统与现代内涵及其衍变谈起,分析了“摩登”一词的使用范围。文章认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摩登”作为褒义的现代含义和作为贬义的时髦含义共存。作者还指出,摩登社会群体亦包括“摩登男性”,在“摩登男性”一词的用法中,其贬义程度虽不如“摩登女性”,但是从社会对其的讽刺和批判中,无形增添了“摩登”的负面意味。文章最后,作者分析了“摩登”词性变异的成因,说明了其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因素兼具的双重属性。

与谈人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汤钦安与郭燕探讨了关于“摩登”概念的相关内容,并提问其在语言的转译上有没有发生意义的改变?以及诸如金钱等经济问题对于“摩登”概念有何影响?为什么会有摩登破坏运动?为什么在使用“摩登”一词时对女性的贬义情况更多?从另一种女性视角来看,“摩登”是否是彼时的一种生存方式?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高月影报告的题目为《刘景桂情杀案与婚恋争议衍生的犯罪探析》。该文以刘景桂情杀案为中心,分析了影响刘景桂犯罪的内、外因素,并对当时影响青年男女的婚恋自由观念在涉事主角身上的体现作了相关梳理,也对涉及另一主角逯明是否应被判罪的相关法律条文做了探讨。作者认为,在婚恋问题衍生的犯罪事件中,内、外部因素互相影响,使涉事主角在新旧杂糅的环境中心态纠葛,做出自相矛盾的行为。

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蔡昀霖认为,本文可以进一步将相关法律以时间线为轴分层进行梳理。此外,文中运用的报刊史料多出自《大公报》《申报》等大报,那么地方报纸对此事件的看法如何?文章在分析运动员这一特殊类型的人物时,亦应关注职业性的影响,运动员本身对情感的需求是否相较更多?双方经历诉讼后发生的事情又如何?

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蒋竹山副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皮国立所长和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陈家豪助理教授对以上五篇文章作总结评议。老师们分别就每篇文章的亮点和修改建议做出相应指导,各位报告人对与谈人、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做了一一回应。

下半场两岸师生座谈会由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陈家豪助理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许慧敏报告了《饥饿、疾病与生存:从<莲娜穆希娜日记>看列宁格勒围城》一文,以《莲娜穆希娜日记》为中心,文章关注莲娜穆希娜个人的内在感受及与亲人、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列宁格勒围城时期市井小民的生存状况及女性在战争中的角色。作者亦尝试从饥荒、疾病与生存条件三个角度,透过该日记的记载,建构更全面、具体的围城记忆。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闫荣娇对本篇文章可以进一步关注的内容做了概括。在材料选取方面,日记的作者带有明显的阶级特征,因此这一文本具有特定的局限性,建议与其他类型的材料相互补充论证。文章对性别史研究视角的融入值得肯定,但在特殊的战争年代,无论男女都会面临同样的生存问题,在文章前半部分,与女性这个特殊视角所勾连的论述并不充分。此外,应对战争时所采取的生存策略是善、恶相伴而行的,文章对战争过程中体现的人性美好及黑暗两者均提到才能更全面。

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生李芸庭报告的论文题目为《潘公展与国货展览会》。文章运用了传记、报刊、回忆录等史料,作者先对潘公展个人基本情况及倡导国货运动的缘由进行了介绍,关注到潘公展在教育界和工商界的重要地位。在潘公展的积极推动下,通过组织中华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国货展览会等方法,推动国货运动大会的发展。文章亦分析了当时国货不发达的原因,以及在积极推进改善这种状况时潘公展的重要作用。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卓韬认为,本篇文章选题太大,且文章的三个部分在结构安排上有失妥当,相关论述并未能充分聚焦于潘公展与提倡国货运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及潘本人在这场运动中具体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潘公展是主导者,还是仅为提倡、组织者应该厘清。此外,在涉及展览文化的主题研究时,建议报告人多了解一些科学史研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作者亦应关注在商品的形成、公开展览过程中,资本的运作逻辑,在对此类问题展开讨论时,还要注意对相关研究理论脉络的梳理。

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生徐嘉希报告了《香港电影史研究回顾》一文,文章对香港史研究的前期成果作了大致梳理,并提供了与之相关可供参考的研究材料。作者介绍了香港史研究的切入点主要分为,以时代划分研究内容、以特定对象或主题为研究重点的概况。文章最后还标明在香港较冷门的电影类型与电影技术演变方面、香港在海外的市场发展和竞争互动等状况仍有研究空间。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高月影认为,本篇文章可以缩小写作范围,或将香港电影史研究的某一方面或某一时段作为中心。此外,文中介绍按时间段划分来研究香港电影史的学术史回顾部分,应尽量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由此涉及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研究,做到逻辑清晰。在介绍特定研究对象和群体的研究成果时,作者还可以关注这些著作的写作方法和视角及所运用到的材料,将每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放在学术史脉络中进行梳理,注重学术研究之间的对话。

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生何柏仪报告的文章为《台湾棒球史研究回顾》。该文从台湾校园棒球、职业棒球和外岛棒球三个角度分别论述,并说明从时段来看,台湾地区的棒球发展有两个阶段,日据时代着重发展校园棒球,光复后校园棒球持续发展并参与海外竞技运动,由此带动职业棒球的发展。此外,日益增多的民众关注为棒球发展注入资金,带动其职业发展。但在台湾棒球史研究中,校队棒球史得到较多关注,职业棒球史研究相对被忽略。

与谈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杨舜丞提出,日据时期台湾棒球队也有与日本本地的大学交流、比赛的经历,那么这些比赛记录是否有相关资料?目前学界有无专门针对棒球体能训练、战术运用等专业知识的研究成果?这一角度可以提供棒球训练中技术、专业知识的整体流变概况。此外,可以关注红叶少棒的相关文章、影视作品。及学界是否有专门针对台湾地区的棒球名人陈金锋、郭泓志等人的研究成果?本篇论文还可以关注一下美国方面是否有关于王建民的记录。

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生孙显玲报告了论文《20世纪两岸学子的青春岁月大陆知青歌曲VS台湾校园民歌》。该文对比了19501980年代大陆和台湾所处的时空背景,分析了特定时空下两岸学子在歌曲方面各自的选择侧重。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成为后续音乐人的重要养分。在商业操作、大量素人加入原创的影响下,台湾校园民歌逐渐蜕变为具备个人音乐风格的歌曲。与此同时,由于此时期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体现个人音乐风格的歌曲也主导了当代话语流行音乐的流传。

与谈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卓韬认为,该文应该体现问题意识和对话对象,也要关注音乐像以广播、体操等类似的身体操作形式对人们的规训。文章写作也可以借鉴新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多种研究视角,在对音乐传播的媒介形式探讨中需要梳理学术脉络。此外,论文可以通过微观描述某一歌曲的形成过程、创作经历,及以什么形式流动等问题,思考其如何型塑了社会关系,以及知青群体对歌曲形成过程的影响如何。

本场报告、与谈结束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江沛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张岩副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彭贺超副教授对五篇文章分别作了点评,老师们肯定了每篇文章的选题,并针对文章内容提供了可以进一步思考的相关问题。

闭幕式:

讲座和与谈均结束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彭贺超副教授主持座谈会闭幕式,并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江沛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文学院学士班主任蒋竹山主任作闭幕致辞。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彭贺超副教授首先对上午的两场讲座和下午的两场座谈内容作了大致回顾。彭贺超副教授表示,两岸师生齐聚一堂,蒋竹山副教授和皮国立所长的学术演讲都体现了极强的宏观视野和现实关怀,为学术研究和思考提供了新的角度。下午的博硕论文讨论中,各位同学的选题也很多元,并且贴近生活、有趣味性,讨论气氛也很融洽,交流互动非常真诚。这也增进了两岸师生的学术情谊,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取长补短,互相激励。

首先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主任江沛主任致辞。江沛教授表示,感谢王文隆副教授的不懈努力,促成疫情过后第一次两岸学术交流的实现。台湾的学术水平整体非常高,大陆的学术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台湾披露的史料,以及台湾优秀的学术研究数据库和学术研究成果,两岸师生之间的交流往来都极具价值。蒋竹山副教授关于全球史发展趋势的讲座非常有启发性,这种发展趋势既是对精英文化或政治神秘的一种消解,也是学术民主化、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此外,通过今天的汇报也可以看到性别差异对研究趋势的影响,有关社会史、新文化史方面的选题增多,而传统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等方向式微。但问题是从晚清至今,战争与革命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如果缺少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会呈现偏向、片面化趋势,这是要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最后,江沛教授表示,打破研究壁垒、跨学科交流在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要。技术和经济是影响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也是决定制度和观念的核心要素,对这些因素的准确认知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特征和历史规律。寄希望于年轻人,希望两岸能够多多交流。

接下来是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文学院学士班主任蒋竹山主任致辞。蒋竹山副教授表示,像今天这样的学术座谈会对促进学生成长很有必要。历史研究中的“小题大做”对初学者来讲很重要,能够帮助初学者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梳理更为清晰的历史脉络。两场学生报告中,台湾同学很多处于初学者阶段,对一个课题刚开始掌握,这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日后有机会还希望多跟大陆的师生交流。再者,资料掌握和研究方法对研究生来讲很重要,在选题或者了解相关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时,不要只注意自己的语言习惯。今天的汇报更多是以中文材料为主,但在西文和日文材料里相关研究也非常多。当然如江沛教授所讲,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交流亦是非常重要的。蒋竹山副教授又为大家推荐了几个有关研究回顾的重要期刊,如日文《史学杂志》的5月号,会收录日本学界一整年的文章摘要和综述。英文方面有《美国历史评论》,其与《亚洲学报》一样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回顾。另外,关于历史记忆的主题非常重要,两岸研究生在这方面关注的并不多,但其实国外学者在研究历史记忆的过程中加入了新的视角,做了很多相关研究课题。有关食物历史的研究,两岸也都还未开展,亦可关注。这一课题需要跨学科研究,在引入新的视角之后才可能会做出与过去不一样的内容。总而言之,很多课题值得大家去发掘,现在的年轻朋友也有这方面的潜力。蒋竹山副教授表示,也很希望台湾能办两岸交流研习营,让大陆的研究生也能去台湾看看,做做田野调查,体会一下台湾的日常生活。

82217时半,“再探近世中国”两岸师生座谈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