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社会史: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有益尝试

发布者:中外文明交叉科学发布时间:2023-06-30动态浏览次数:32

重视交通体系对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影响,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近代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规律及特征,也可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源。为更加详细地探讨这一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专访了《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丛书》主编、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执行主任、历史学院教授江沛。

推动近代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报》:铁路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交通方式实现了革命性变革,它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性成果,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您如何看待铁路的出现对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的影响?

江沛现代交通体系由铁路、航船、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共同组成,它不仅是工业技术的结晶,还以其高效、快捷、便利等特点,大大压缩了地理空间的阻遏,可以有效节省经贸成本,减少时间成本的支出;以空间便利联络,极大扩张能源供需、形成工业区位和开拓全球市场,因而也是工业规模发展和全球市场联通的重要推力。在早期欧美各国现代化进程中,借助港口—铁路运输体系,以贸易拉动工业发展实现经济转型的发展形态,几乎是产业现代化的固定模式。近代中国也不例外。

以京汉铁路为例,在修建过程中,铁路总公司在引进铁路建筑技术的同时,也建立了汉冶萍公司,并引入炼钢、铁轨制造技术。黄河铁路大桥就是当时采用多种新技术的产物。因铁路运输量加大,山西阳泉煤矿、焦作煤矿等为增产而引入了新的采矿技术。长辛店、郑州、武汉分别建立了机修厂,试制车厢并维修机车;沿线的汉口、信阳、漯河、郑州、石家庄、保定、北京等地相关机器制造业及轻工业渐兴,又带动周边县镇建设配套的产业链。汉口、漯河、郑州、石家庄逐步成为新的货物集散地。新兴职业如司机、搬道工、检修工、车站服务人员、搬运工、售检票员、铁路警察等应运而生。货场、车站因旧城拥挤只能建在城外,城市突破城墙实现扩张。培育铁路技师人才的扶轮系列学校出现。印刷、邮电、报刊业迅速成长。因工业产业链扩展,汉口、郑州、长辛店等地产业工人群体形成。一些山区的能源产地如山西阳泉、河南焦作因工人聚集发展成新兴城市,石家庄、郑州、漯河等一些铁路交汇地或铁路与水路、公路交汇地成为区域交通枢纽。明清以来以首都北京为中心、以行政级别为基础形成的线性城市格局,逐步演变为以沿海岸线、沿铁路线新的工业和贸易中心城市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新格局。

此外,铁路可以运输旅客、货物到千里之外,物品互通、信息传播、旅游、移民、救灾垦荒都可以最低成本完成。比如,1920年华北五省大旱与光绪初年丁戊奇荒的程度和受灾面积相近,但因铁路救灾运输及时,灾民死亡率大大降低。铁路还有助于实现行政管理的高效率,推动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因铁路等交通工具有利于各区域、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相互间理解与认知加强,国家的文化凝聚力、认同感大大提升。总之,在现代国家形成进程中,以铁路为中心的近代交通体系发挥了其他工业技术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拓展近代史研究维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国铁路史研究的范畴,已从原来铁路的政治属性拓展至经济属性,再至铁路的社会属性。当前,铁路社会史研究已经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铁路社会史研究主要聚焦哪些方面?您如何看待铁路社会史的研究价值?

江沛:中国铁路史研究可以追溯到晚清。近年来,关于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的思考与研究,则是在感悟现代技术与经济变革对社会变迁的革命性意义后兴起的。宓汝成编的《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1912—1949》、江沛主编的《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选辑》(104册),为研究的深化提供了基础性文献资料。朱从兵主编的《中国铁路史研究丛书》(6册)和江沛主编的《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丛书》(7册),可以视为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朱从兵、盛承懋有关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等关键人物与近代铁路发展关系的研究思路颇有创意,张瑞德、寇兴军、马陵合、黄华平有关铁路体制及管理的研究,马陵合、王致中有关铁路外债的分析,江沛、丁贤勇、刘晖、熊亚平、李丽娜、李海滨、岳钦韬、葛玉红、易丙兰有关铁路与区域社会经济变革的考察,都说明铁路史研究已从传统视角下外来侵略象征朝着探讨铁路经济、制度及社会功能的方向发展。

近两年,张杰的《火车的文化政治学》和李思邈的《铁路现代性:晚清至民国的时空体验与文化想象》两部著作,开始了对火车这一技术产物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的集中思考,展现出铁路社会史研究的新视角。

铁路史研究对于深化思考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价值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之初,学界对铁路史的研究极少。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现实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考技术与经济如何推动社会、文化变革的鲜活例证,人们对于交通体系作为社会“动脉”的理解日益深化,铁路史研究随之兴盛。

深化铁路社会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铁路社会史研究为理解铁路与经济社会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您认为应该如何深化拓展未来的铁路社会史研究?

江沛:现代交通体系是一个由多种运输方式共同支撑、综合性极强的系统,海洋航运、铁路、公路、内陆水运、航空等共同构成现代交通体系,与之相配合的还有邮电、通信领域,不能就铁路谈铁路。近代交通体系是工业技术的结晶,也是全球化经济与贸易发展的结果。吴松弟和樊如森主编的《港口—腹地与近代中国经济转型研究丛书》就是一个例证。综合思考、深入探讨,才是铁路社会史研究的必由之路。

铁路功能较多,需要交叉学科的切入,既要重视铁路自身技术转移与吸收、内部管理、制度适应、人才建设等,也要重视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这就需要铁路史研究者在知识结构上进行调整,并不断丰富完善。

中国铁路史目前有两段研究较为薄弱:一是抗战时期,受制于研究视角及日文资料的利用,进展缓慢;二是1949年至今,受档案开放限制,这个时期的铁路史研究极少。

铁路社会史研究还应拓宽视野,努力吸收海外学者关于中国铁路史研究的有益之处,要关注与中国铁路发展有关联因素的国家如英、美、日本的研究,从这些国家铁路发展史中找寻关联性,总结经验与教训,为我国所用。铁路社会史研究,不仅要在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上发挥助力,更要在新文科建设上积极引领,努力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方面有所贡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