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系列讲座”(78):郭云艳副教授主讲拜占庭金币与货币文化在丝路上的传播与融合

发布者:中外文明交叉科学发布时间:2023-03-14动态浏览次数:24

310日晚,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郭云艳做客“南开拜占庭学研究四十周年系列讲座”第四讲“文明互鉴系列讲座”(78为广大师生带来了题为《中国发现的拜占庭金币与货币文化在丝路上的传播与融合》的精彩讲解。本场讲座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郑玮主持,历史学院与许多其他高校师生共同参加。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郭云艳对在中国出土的拜占庭金币进行了整体的讲述,从类型、地域分布、所有者身份及时间分布四个方面分析它们的特征。

郭云艳指出,目前国内出土的百余枚拜占庭货币,从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拜占庭金币、仿制金币以及仿制金片三大类,且主要分布于北方陆上丝绸之路沿线。

针对不同类型在新疆与中原出土数量不同,郭云艳提出猜想,认为是由新疆与中原在丝绸之路上金币流通过程中的节点差异所致。

关于金币所有者身份,郭云艳指出西域当地居民以及内迁粟特人墓中出土多以仿品和金片为主,而中原达官显贵墓中发现的多是金币。她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当时出使中亚诸国的中原使节将获取的金币赠予同僚,二是前往中原经商的西域商人将制作精美的金币献给当地要员以获取支持,自己则多留有仿品和金片。

关于金币的时间分布,郭云艳指出,传入中国的拜占庭金币大多集中在5世纪中叶到7世纪中后期,且这种传播并非丝绸之路上货币流通的必然结果,而是发生在特定情况下——五、六世纪之交嚈哒人的兴起和衰落及7世纪初伊拉克略一世联络西突厥夹击波斯先后导致了拜占庭金币东传的两个高峰。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郭云艳以伊拉克略一世时期金币为例,分析了东传至中国的伊拉克略金币的主要形制及制造年代,讲述了货币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吸收与传播。

郭云艳说,7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联合西突厥夹击波斯的战略需求导致613-620年间制造的拜占庭金币大量流入中亚,在当地被仿制,并随着中亚与中国的联系而进一步东传。相较于五、六世纪之交,伊拉克略一世时期的金币在中亚地区的仿制比例极高,这一方面是因为拜占庭金币在当地长期受到欢迎;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双人头像金币可能与突厥人的双王制传统相契合,因而被大量仿制。

最后,郭云艳总结了这一时期仿制金币的特点:当地居民会根据自身的审美和价值观来调整金币形制。这深刻凸显了拜占庭金币东传过程中中亚当地仿制者的主动性、平等性与多元性,是拜占庭货币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吸收与融合的生动体现。

郭云艳的讲解结束后,多名同学就中国各地区出土金币的类型不同与金币流通性的关系、中国本土风俗习惯对使用金币方式的影响、五六世纪之交拜占庭金币东传具体原因、拜占庭银币相关情况以及拜占庭金矿等问题进行积极提问,郭云艳均予以细致精彩的解答,讲座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