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系列讲座”(63):崔伟峰副教授主讲“个体生命的被动发生与历史性构造的关联”

发布者:中外文明交叉科学发布时间:2022-11-29动态浏览次数:20

20221126日,由南开大学哲学院和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共同主办的“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系列讲座第一讲暨“文明互鉴系列讲座”(63)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崔伟峰老师,讲座主题是“个体生命的被动发生与历史性构造的关联——基于亨利《马克思》翻译的几点思考”。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钟汉川老师担任主持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张建华老师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邓刚老师作为评议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谢永康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莫雷教授、王亚娟副教授和众多学生一起参与了本次线上讲座。

崔伟峰老师首先介绍了米歇尔·亨利的《马克思》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谱系的定位。米歇尔·亨利写作《马克思》的目的在于回到马克思,研究需要在现象学和法国哲学的背景下对亨利的马克思研究进行解读。

其次,崔伟峰老师梳理了亨利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亨利认为马克思主义受限于意识形态的解读,而没有把马克思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理论体系予以研究,为此他批评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观点与“症状阅读”方法。亨利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联结马克思早期文本和成熟时期文本的重要桥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计划统一性的关键文本。

第三,崔伟峰老师就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展开论述。亨利在德法现象学的继承中聚焦于现象学存在论,他运用现象学还原对现象性本身展开分析,这使他聚焦于存在的先验关联本身。生命自身的现实性是使这一关联得以可能的条件,亨利由此从生命现象学出发来解读马克思思想。通过对《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个体概念的再分析,亨利认为马克思历史观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这是马克思所言的个体存在的现实性本身。最后,崔伟峰老师提出,亨利对“生产力、社会阶级”等概念,资本和剩余价值等理论进行现象学还原,最终指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示体现了分析还原和本质还原方法的具体运用。

张建华老师对崔伟峰老师的讲座进行了评议。张建华老师首先指出,亨利对马克思手稿进行了哲学的和非哲学的分类,这与他准备法国教师资格考试的实践不无关联。着重强调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关联的研究。张建华老师对亨利和马克思在被动性、辩证法和感性活动等问题上的关系做了补充,并与崔伟峰老师进行了精彩的互动。张建华老师认为,崔伟峰老师在现象学和马克思主义关联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邓刚老师对崔伟峰老师的讲座进行了评议。邓刚老师指出,亨利以哲学史的方式研究马克思,这使他区别于阿尔都塞等人的意识形态信念。在法国现象学史中,亨利的生命现象学是继萨特、梅洛-庞蒂之后第三个庞大的体系。亨利基于生命的重新考察,把对马克思的解读和自己的生命现象学结合起来,这本身就非常值得研究。邓刚老师的问题聚焦于亨利与马克思在生命理解上的张力,亨利强调被动型和感受性的生命观,而马克思强调阶级斗争、反抗的、主动的生命观,亨利如何协调这两种维度。

谢永康老师提出马克思主义还具有理想性的行动维度,微观反思如何兼容理想性的维度和理想性关联的行动是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问题。谢永康老师进一步提出现象学家对描述的强调是行动者还是观察者、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交叉是否仅限于描述等问题。

我院吕润生同学积极思考,对亨利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是否是基础主义、还原主义,亨利的自行感发是否超出胡塞尔的路径等问题积极提问。最后,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南开大学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