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讲座】:王宁教授纵论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建构(量化部分)问题

发布者:中外文明交叉科学发布时间:2021-11-12动态浏览次数:484


20211111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与周政院社会学系联合举办了“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建构”线上讲座。主讲嘉宾王宁教授,来自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2022),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2014-2020),在消费社会学、旅游社会学和研究方法论方面有精深造诣。

王宁教授从四个方面讲述了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进行理论建构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建构的情境、如何由观察抽象出理论模型、学术研究提供理论贡献的16种方式、检验理论模型的4个方法。整场讲座深入浅出、喻证丰富。

王宁指出,原创性理论在许多情况下来源于“发现的情境”(context of discovery)。很多研究者之所以忽视“理论建构”的重要性,是因为忽视了“发现的情境”而过多强调“求证的情境”(context of justification),即注重考证资料、推敲方法以及层层逻辑推演。事实上,所谓“题好文一半”,研究者在“发现的情境”中所涌现的最初问题意识,以及灵感、情感、敏锐度、知识于此进行的充分碰撞,恰恰构成了主干研究的重要基础,是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阶段。

王宁教授进一步指出,社会科学进行理论建构的过程,就是从“观察”到“抽象”的具体过程,包含着“观察”“命名”“搭建理论”三个步骤。

“观察”什么?王宁教授生动地将研究者比作“哲学家与艺术家的结合体”,说明观察过程既需要研究者具备充分的想象力,又需要具备抽象的思维能力。报纸、档案、书籍、大数据、逸闻都是可观察的材料,研究者作为“职业陌生人”,既要对种种材料保持饱满的兴趣和敏感的洞察力,也要时时保持价值中立。

何为“命名”?“命名”是形成核心概念的过程。好的核心概念常常既要能够定位一个新现象而区别于其它现象,又要来自于日常生活而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也要避免过多的新词汇而降低观察的有效性。

如何“搭建理论”?研究者需要识别哪些理论还处于“未决状态”,考察是否理论化水平还有提升空间、是否研究者规模尚未饱和、是否还有理论创新机会。理论创新既可以是从宏大理论中生成新的中层理论,也可以通过增加边界条件、进行领域类比、新增解释变量来拓展中层理论。

在此基础上,王宁教授讲述了理论创新的操作方法以及检验理论模型的方式。总结而言,理论创新既可以提出一个新的富有争议的概念,也可以重新探究已有理论中的因果机制、边界条件、推广情境、未预期后果、事实悖论等。研究者可以根据悖论调整理论,根据理论边界做出修改。同时也要坚定研究信心,怀揣推动范式革命的勇气。

在对话研讨环节,师生们就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中理论建构的区别、理论连接经验的具体方式、本土理论与西方理论的互动方式展开讨论,这些问题也将在实践中被不断思考。

(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