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系列讲座”(112):吴翎君教授的国际史和跨国史系列演讲

发布者:中外文明交叉科学发布时间:2024-04-22动态浏览次数:11

2024416-19日,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吴翎君教授应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校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南开史学》编辑部的邀请,为历史学院师生作国际史和跨国史系列演讲。该系列讲座共三场,王建朗、江沛、贺江枫、王文隆、刘晓琴、张岩、郭宁老师以及硕博研究生150余人,分别参加了三场演讲。

第一场主题为“十九世纪以后‘人’的移动在中国——商人、外交官、政府顾问”,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贺江枫教授主持。吴翎君教授首先从自己近年来的学术研究谈起,进而引出国际史、跨国史的研究取径问题。包括其从传统政治史研究转向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研究理路,以及其中所关切的国家治理的内部与外部、跨国技术和知识在中国的全球联结、全球历史联结背后的意义等。吴老师认为,近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结具有多样面貌,我们要从中探索中国进入近代世界秩序的特殊性,寻找中国的内化与国际化的过程,在书写策略上主张采取两者互相辨证的方式,避免拘泥于某种特定中心观。

随后,吴教授主要以近代在华美国人司戴德、安立德为个案,详细论述了二人作为中美两国间的使者,其早年经历、性格命运、与中国的关系。如拥有银行家、外交官、文化人等多重身份的司戴德,与清末民初中国的关联,以及其在华活动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又如长期活跃于上海美国人社群和企业界的安立德,一战以后担任美国驻华商务参赞一职长达26年之久的特别经历等等。从中,吴老师启发我们跨国史、全球史研究,需要关注“人”的历史,在不同人的个案中,会显示不同的特征,由此拓展我们的研究面向。此外一定要有相关的核心资料,而新材料往往就是跨国的边界。

第二场演讲由南开大学客座教授王建朗主持,讲座主题为“跨国企业、技术革新与国家治理”。讲座伊始,吴教授首先介绍了十大类跨国现象,如人口流动、世界秩序与失序、时间与空间、团体组织与事业等,并认为了解国际和国内之间的关系演变,或不同群组的人如何互动的全貌,更有助于理解看待国家本身和国际互动的情况。紧接着,吴教授介绍了其目前正在研究的基础建设与跨国工程师在中国的议题,分享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和资料数据库平台,并且讨论了其中应有的问题意识、核心材料、研究取径。

此外,吴教授以“近代中国标准化的推动”为例,分别从标准化的引介与英人“上海工程会”的推动、美国标准化运动与“中美工程师协会”的推动、标准化在中国的热议与工程技术官僚的推动三个方面,探讨了1901-1941年英美工程师组织与中国本土的跨国网络。吴老师认为,标准化在引进中国之初,上述分踞南北的两个英美工程师组织各自参与了城市治理(上海公共租界)或国家治理模式,通过会务活动得以传播并引导了近代中国标准化的进程。1930年代,中国本身的技术人才被吸纳到国民政府体制中,中国知识界对标准化的热议,并将标准化作为国家政策方针,无论从学理和实务层面而言,都对国民政府实施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目标,并以现代治理国家的面貌走向国际,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工业化标准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场演讲的主题为“近代国际组织——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江沛教授主持。吴翎君教授首先从整体研究方面介绍了国际史领域的相关学者及成果,以及一些可能开拓的研究议题。吴老师认为,国际组织是全球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可将其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两类,其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密切,不能一刀切割。吴老师还提倡要重视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大背景下,国际交往元素的改变,包括区域、国家、国际交往形式的进一步拓展;同时主张要以中国为叙事主体研究国际史和跨国史,关注中国是如何进入国际大家庭的,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随后,吴教授又围绕国际组织在中国、跨国基金会与国家治理、太平洋国际学会与中美关系等议题展开探讨。并以其最新研究“迈向现代‘统计’国家——留美经济学人、美国基金会与1930年代中国统计调查的专家化”为例进行了细致分析。吴教授重点论述了现代经济调查统计方法,如何通过留美学生、美国基金会所开展的跨国网络,在中国的在地性实践之路,重探基金会与近代中国的多样关系、现代经济知识的变化和国家治理的关系。她认为,“经济调查”在近代中国能成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方法,留美学人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30年代在美国洛氏基金会赞助下,中国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统计调查成果,致使一批经济学家在1930年代初期陆续被延揽进政府部门成为技术官僚,推动着近代中国迈向现代“统计”国家,以及学科专业化的形成。

吴教授的国际史与跨国史的三场系列讲座,将整体与个案、内部与外部的研究相结合,在问题意识、核心资料、研究取径和视角、现实关怀多个方面,均极具启发意义,拓展了同学们的研究视角。

三次讲座的最后,吴教授分别就师生所提国际组织与中国地方政府的互动、二战期间军工业的发展与国际标准化的关系、外国在华商会组织的演变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其细致的解答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 供稿)